小学五年级同学的清明节扫墓手抄报作品,版面设计以画画为主,整理比较简单。挺容易完成的清明时节手抄报,上小学的同学们可以参考借鉴一下!
每当这个时间,姥爷总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上坟;电视上,也总有华夏儿女千里迢迢跑去祭拜黄帝陵。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死人有什么好祭奠的,还把他的墓搞得跟生前一样,花那么多钱,搞一个纯粹形式的东西做给活人看,何必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的我已经多少明白了什么叫“慎终追远”“事死如生”。人在忙碌中总会忘记死亡的痛苦,但死亡中终会来临,说不定哪一天身边的人猝然长逝,与我们天人相隔。我认为,留出的这三天假期,是让人们通过这样一种“感受”死亡的仪式来重新面对生活,回顾一下过去的初心,回想一下当初出发的原点,而不要在无尽的繁忙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带着那一丝淡淡的哀愁缅怀亲友与先烈,看着他们逝去的身影,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生命的阶段,更好地活下去。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人或许是宇宙中唯一一种会追问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生物,人们不甘心过于平庸地为生存而奔波,这样的日子也太无聊了。人们总需要一种仪式性的东西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强化自己与他人的联系,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会有结婚纪念日,生日,祭日等等特殊的日子。
以后,我会慢慢接纳并发展出一些关于自己的“特殊的日子”。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原来,夫子早已有言在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所谓文与质的实质区分就在于有没有一个medium,而一般动物的行为几乎纯是“直接性”的,比如饿了就会跑去吃饭,不会考虑面子问题。而人之为人的特殊性就在于人会有一些形式来体现“间接性”,典型的代表就是文学艺术。比如,当人们表达思念之情时,平民百姓可能会高歌“我真的好想你,在每一个雨季,你选择遗忘了,是我最不舍得,纸短情长啊,道不尽太多涟漪。。。”而文人墨客则会选择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或者像东坡那样低吟“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普罗大众的问题在于容易粗鄙,也就是“文”太少,易丧失作为人的尊严,而知识人的问题在于容易迂腐,也就是“文”太多,易滑向形式主义。两者都导向了极端,共同的问题在于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形式表达情感或观点,要做到“文质彬彬”就要本着“中庸”的态度,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判断一个仪式是否合适,能否给人以慰藉或幸福,就要看它是否做到了古人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喜悦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悲伤的时候也不要哭哭啼啼,坦坦荡荡,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河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