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年的期盼,是从秋风带走树木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开始的。
人们会感叹,日子过得真快啊。这一年的数字刚刚写顺,新的一年又要来了。公历的新年虽然颇为隆重,但在这时,它更像是给盛装的中国年打前站的。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这是中国人之间不必说出的默契,也是深藏在中华民族族群中的血缘密码。
只凭这个共同的节日,这个民族的子孙们,哪怕散落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相同的基因和话题。
在被叫做春节之前,中国年,已经是一个三千多岁的老寿星了。这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屡次被禁而不成的节日。中国元旦原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中国人,用如此简洁的称谓,来形容那个令人欣喜的开端。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民国政府曾多次试图废农历改公历。但这一举动没有完全成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
那一年的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们,走进了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商议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若干大事后,他们还郑重地给自己国家的节日,起了几个重要的名字:
古意盎然的中国年,因为与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之日相近,叫做春节。为了区分公历和农历两个“年”,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
从此,新中国,一改旧政权不准民间过农历年的固执,春节,成为中国人民的合法假日。
在中国,春节,完全是一个对幸福生活顶礼膜拜的日子。
中国人盼望着过年,是因为这个年,最大程度地充斥了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想象。
它最大程度地阖家团圆,亲友相谐,社会友善;它尽可能地物质丰富,华衣美食;它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既心怀天地,感念祖先,又沐及子孙……
几千年的历史沉香,几千年的时光精华。
中国年,就像参天的老树,任光阴的年轮一圈一圈绕上,任历史的厚度一层一层地沉积。文化的内力之大,让我们身在其中,而不觉其力;只有远离它才能更深切地触摸和感知。
无数的岁月,已经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节日,炖在了一起。节日,内含着文化;文化,胶着着节日。
正因为它的美好和理想,中国年,成为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里,都有人等待的节日。这是全世界最年长、也最为盛大的节日。中国的饺子,中国的鞭炮,中国的春联,都在跃跃欲试地——等着它。
欢乐的中国年,就这样,端着一碗饺子,敲着热闹的锣鼓点儿,叩响了每个中国人的家门。
春联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在东海有一座山,叫度朔山,山上住着两位神将,一个叫“神荼”,另一个叫“郁垒”。山上长着一棵大桃树,覆盖有三千里呢!再说桃树梢上蹲着一只金鸡,每当清晨打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妖怪,必须经过桃树赶回巢穴。于是玉帝就派这两位神将在桃树下把守,如果妖怪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神荼”和“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这就是与《黄帝内经》、《周易》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的百科全书——《山海经》里面的故事。
后来,天下的妖怪都害怕“神荼”和“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趋利避邪。再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公元964年五代岁尾的一个除夕,据说喜欢标新立异的后蜀国国君孟昶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由此开始,不仅用桃符来替代“神荼”和“郁垒”,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普遍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充分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后来,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桃符所肩负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美好心愿的春联。
“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说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年除夕贴桃符,于是就想推广一下。有一年,在除夕之前颁布了一道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春联,贴在门框上,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大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