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你的手指算算,一年过一次,也就是说,咱中国人4000多年前就开始有过春节这个习俗了!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古人过春节时的拜年习俗
你们有没想过,4000多年前的老祖宗们为什么要设立春节这个节日呢?因为有关春节起源的说法很多,但主要内容比较集中,那就是源于腊祭、或巫术仪式等等,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发现,春节是由虞舜时期兴起的。相传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的日子也有所不同。夏朝时,春节以正月为开始,但到了商朝,春节又从农历12月开始。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他也统一了春节的日子,即农历十月的第一天,因为他时在那个月统一天下的。秦朝之后时什么朝代?没错,汉朝,在这个朝代初期,春节仍然是农历10月,不过到汉武帝的时候,据说是公元前104年,当时有两位天文学家落下闳和邓平,他们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孟春也就是现在的农历正月,自此之后,一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的时光之中,中国人都按这个日子为春节的正日子,而落下闳也被后人称为“春节老人”。
说起春节你会怎么过,估计很多孩子会说,看电视!家长会说,看春晚,打麻将!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来过的嘛?从几千年前的先秦说起,当时主要以吃喝为主,为了庆祝丰收,大家载歌载舞,酿酒宰羊。而到了汉代,除了吃喝,又多了一个内容,那就是祭祖,因为过年,庆祝丰收,更不能忘本。在民风最为浪漫和诗意的魏晋时期,老百姓已经有了除夕守岁的习俗。你们知道啥时候开始有贺年卡的嘛?告诉你,唐朝!当时人们发明了月I 中拜年帖,专门互相赠送!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
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宋代的春节,人们开始吃饺子,放鞭炮;明代时,除了以上说的那些习俗,还加进了接灶神,贴门神以及十五赏灯等等。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按理说不是汉人统治,不该过春节。可她们偏偏却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非常流行的取乐方式。而清朝末年的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传统过年不再休假。礼仪上,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春节对联
1、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横批】:皆大欢喜
2、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
3、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4、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5、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
6、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辞旧迎新
7、上联:和顺门第增百福,下联:合家欢乐纳千祥,【横批】:欢度春节
8、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9、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万事如意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福字、门神。但贴春联可有很多讲究的,不能乱贴。一起来看看吧!
禁忌一:左右联勿贴错
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禁忌二:贴春联的时间
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禁忌三:单数才吉利
在大门贴春联,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徵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
禁忌四:贴门神不要贴反
贴门神要注意两张门上的人物脸是相对的,不要贴反了。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门神正好一边贴一张,而现在的住房都是单扇门,两张门神只能贴在同一扇门上,粘贴时要注意位置的美观大方。